首页 > 记录生活 > 正文

两条感情线上一碗稀粥别样浓

2025-05-01 09:16:39 作者:网友

两条感情线上一碗稀粥别样浓

感情交织于两座城市,两处家园,一端在城之东,另一端在城之西,虽相距不远,却因工作与家庭的兼顾,与父母相聚的机会寥寥,平日鲜少归家,唯有周末才能抽空探望。

父母亲向来偏爱庭院生活,即便搬迁至新居,依旧沿袭旧习,门户常开。午后时分,妈妈着手准备,我轻声提醒:“简单些,不必繁琐。”妈妈微笑回应:“不多,只求温饱。”我欲助一臂之力,却被妈妈婉拒。

菜肴陆续上桌,我忙着装饭,启动电饭煲,却发现仍是生米模样。询问妈妈缘由,她愣了一下,带着几分歉意解释:“忘了按电源开关,只把米淘好放进去。”我仔细打量妈妈,明显比先前消瘦,精神也大不如前,眼神黯淡,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。我笑着回应:“没关系,再加几滴水,正好熬成粥。”

妈妈笑开了颜,起初还抱怨我:“这怎么行,大中午的,喝白米粥能顶什么用?”我向妈妈解释,没关系,这粥挺美味的,我最爱喝的就是你做的白米粥。妈妈不经意间被逗乐了,回忆的门再次开启。那时家境贫寒,买不起奶粉,只有米糊,将米捣碎熬成浓稠的粥,每日几餐都是小米粥。常听老人说,常吃面条的孩子会变黑,而吃米则能养白皮肤,所以你一直白嫩如玉,多亏了这小米粥。

妈妈述罢,目光关切地落在我身上,询问:“最近消瘦了,是不是哪里不舒服?”我轻声回应:“没事,还是老样子,可能天气热了晒得黑了些,显得高了些。”妈妈听后,脸色突然凝重,语重心长地说:“一定要照顾好身体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一旦垮了,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回来。记得你小时候,小脸蛋红扑扑的,多健康啊!”妈妈的关爱让我眼眶湿润,我笑着回答:“我年纪也不小了,还能像小时候那样吗?”话音刚落,你又添了水重新煮饭。妈妈还是不放心,急忙打开锅盖查看,然后对我说:“你能行吗?我。”“我这么大了,有了孩子自然要会做饭,小时候不就看着你了吗?”我随口答道。

话语出口之际,忽然感到喉咙一阵哽咽,心底有个声音质问自己:这忙那忙,何时才能得闲?回家几次,问候几句,难道是推卸责任,让我失去记忆,沦为忙碌的木偶?面对母亲,我倍感愧疚,不敢直视她的眼神,此刻的我,内心充满不适,仿佛被良知的鞭子抽打,伤痕累累,不忍目睹!

片刻后,粥滚沸,稀薄如水。我小心翼翼地给妈妈盛了一碗,她却迅速接过,细心地从锅中捞出许多米粒,悉数倒入我的碗中,粥变得浓稠、香甜。我欲阻止,但妈妈坚决不允许。我端着碗准备享用,她却又让我停下。我疑惑不解,只见她身影从我身边掠过,那孤独的背影让我心生迷惑。她究竟在寻找什么?不久,她拿出了一个玻璃瓶,我定睛一看,是白砂糖。妈妈笑着对我说:“来,老喝白米粥无味,给你加点白砂糖,你小时候最爱放糖了。”

在两段情感的交汇处,我未曾发声,只眼睁睁看着母亲倒糖,那满头银丝的妈妈,默默为我操劳。在她心中,无论我长大多少,始终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。她倾注的所有爱意,仿佛都融入了这碗粥中,那暖暖的爱意、真挚的真情。我端起碗,未抬头,忆苦思甜,往昔滋味回味无穷,眼眶中泪水打转,却任其滑落。低头啜汤之际,趁母亲未察觉,轻轻拭去泪痕,我坚定地将空碗递给母亲:“妈,真甜,好吃,再给我盛一碗!”妈妈望着我,嘴角上扬,她轻声叮嘱:“想喝,过两天再说。”我欣然答应,坚定地说:“好的,我会常来的,您熬的粥,我一辈子也喝不够!”

下一篇:没有了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
锁心网
桂ICP备18012418号-2